2007/01/01
2006/12/28
酷兒(Queer)&蕾斯邊(Lesbian)
潛在課程卻處處可見對同性戀的偏見與敵意 ,
受到葉永鋕事件的衝擊,台灣官方教育也開始關注性別多元的議題 ,
在教育部擬的(兩性平等教育草案)中,強調以性別特質性取向等多元面向 ,
取代兩性平等的傳統劃分方式,
在昨晚的新聞報導,高中一年級的<公民與社會>課本,即將把同志議題加入課本教材中 ,
這真是個好的開始 !
畢恆達說:性別平等教育有多遠,在於我們願意為它付出多少努力 ....
教師的心態在封閉的校園是很重要的 ,
如果學校教師沒有具備性別多元的意識 ,
積極地將這種精神融入學校教育,課程結構,校園氛圍各個面向的話,
仍然很難改變學校中排斥的氣氛 .
身為教師我們應將同性戀當作是一個議題,而不是一個問題.
酷兒 一詞來自英文Queer,本意指古怪的、與通常的不同的,現指男同性戀.
蕾斯邊Lesbian一詞是用來指近代的女同性戀.
About Webquest
1995年,聖地牙哥州立大學的Bernie Dodge與Tom March教授首先提出WebQuest的概念,整合學習策略與應用網路資源,規劃探究導向的教學活動(inquiry-oriented activity)。
二、什麼是WebQuest?
由教學目標出發,老師必須先整理好相關資源網站,引導學生針對此主題進行探索了解。
在有目的地問題安排與任務規劃下,幫助學生針對手邊資訊進行分析、整合、評鑑的高階思考。
避免學習者在多元的全球資訊網中盲目瀏覽和接觸不適宜資源,同時又能激發學習者的主動性、探究精神和創意思考。
三、WebQuest的層次:
1.短期WebQuest探究學習
1~3節課的單元學習
主要目標是知識的獲取和整合
2.長期WebQuest探究學習:
一週到一個月之間
學習目標是擴展和提煉出新的概念
四、WebQuest組成六要素:
1.情境介紹(Introduction)
2.學習任務(Task)
3.探索過程(Process)
4.網站資源(Resources)
5.評鑑(Evaluation)
6.結論(Conclusion)
五、學生的設計任務:
1. F找出精彩的網站(Find great sites)
2. O有效地組織你的學習者和學習資源 (Orchestrate your learners and resources)
3. C要求學生思考(Challenge your learners to think)
4. U選用媒體(Use the medium)
5. S為高水準的學習期望提供鷹架 (Scaffold high expectations)
(資料來源:台中市國教輔導團資訊深耕種子教師-王勝雄)
一場精彩又令人感動的小型學術發表會
心中相當感佩,兩位同學勇敢又感性的敘事探究,
不知為何?在他們說出他們故事時,自己的心情也隨之起伏沸騰,
真的覺得美鑾和慶文是勇敢也充滿感性與覺知的好老師,
心中真想給她們最大的鼓勵與掌聲!!!
她們的敘事探究給了我無比的震撼,
作為一個教育者,是否有隨時去檢視自己,
我常在想我到底給學生了什麼?
我這樣做是正確的嗎?
我真的瞭解自己嗎?
在瞭解自己,剖析自己之後,那個真實的自己,才會破繭而出享受重生.....
「敘事探究」一詞,係強調敘事具有的認知功能和轉化功能,也就是運用敘說各類故事的方式,來達到探究世界、理解個人生活意義的目的.
2006/12/27
菊花台
乍聽到-菊花台-這首歌曲時心中有一種感動,在這首音樂曲中大量的使用
中國樂器, 雖然在音樂系中我是主修聲樂,
但是對於國樂卻有一份難以形容的熱愛....
以前總覺得聽周杰倫的歌曲必須看歌詞,才能知道他在唱些什麼,
但是,當聽到這首--菊花台--時發現 周杰倫在演唱這首歌曲時,
相當的注意咬字,與情感展現,
不太像以往他的作品,總是給人模糊不清的感覺.....
很高興! 這首菊花台入圍了奧斯卡最佳電影音樂獎,
我想這首曲子最令我感動的地方是,
音樂前奏的-革胡-拉出令人傷感的氣氛,
接者-琵琶-也彈奏出演員內心的矛盾與掙扎,
-古箏-流暢的旋律表達了情感的奔騰,
接著-巴烏-吹出了心中萬分的無奈......... 我想以上這些中國樂器大家都相當熟悉,
而---巴烏--這個雲南的傳統樂器.是大家較不知的.我自己也好喜歡這個管樂器.
傳說中-巴烏- 是一位美麗的雲南少女的化身,
她的靈魂化成-巴烏-永遠唱著美麗的歌曲....
真是個美麗的神話故事......... 於是我拜託我在大陸經營樂器工廠的學弟,
替我挑選一支音色佳的-巴烏-我想藉由周杰倫的這首菊花台介紹中國樂器.
2006/12/26
賦格曲和卡農
卡農原指<法則>,樂曲中的旋律不斷模仿先前出現的樂句,一前一後,很像花園中追逐的蝴蝶般.這種對位式樂曲發源自十三世紀英國的複音音樂,構成錯綜又和諧的優美曲調 .
這兩種曲式都是巴羅課時期音樂曲風的特色喔!!
相信大家都一定非常喜愛~~帕海貝爾~~所寫的卡農吧!!
也是(我的演蠻女友)電影中的配樂喔.....
2006/12/25
百老匯歌劇 ~CATS~ 即將三度來台!
記得上次"貓 "來台演出,我是在國家戲劇院看的,
這次即將在小巨蛋上演,很想再次感受一下這齣膾炙人口的音樂劇,
於是決定一月十三日在到小巨蛋一睹群貓們的風采~~~
也想感受劇院與小巨蛋的場地音響效果的差異......
以下是CATS的介紹,希望喜歡貓劇的人也能一起前往欣賞喔~~
不管是音樂劇的老樂迷或是剛入門的音樂劇新鮮人,《貓》劇都是必看的經典聖品,2007年年初《貓》劇又將再度來台公演,屆時觀眾又有機會體驗《貓》劇的魅力。
這或許是20世紀音樂劇史上最詭異的一件事:當安德烈洛依韋伯決定將已逝的英國現代詩人T.S. Elliot 1939年詩集「Old Possum’s Book of Practical Cats」中的十首詩改編成音樂劇時,大家的反應都很憂心。沒想到,《貓》海報上那雙炯炯有神的黃色貓眼,在百老匯閃爍了18年之久,一共演出了7485個場次,成為百老匯史上映期最久的音樂劇。
《貓》這齣妙趣橫生熱鬧非凡的音樂劇,和其他音樂劇最大的不同處,在於它是一齣沒有完整劇情、幾乎沒有台詞的劇,三十位左右的演員共同演出一場以華麗舞蹈拼貼出的音樂劇。每一隻貓都有其不同的獨特性格及名字,這些聰明過人的貓咪們,聚集在一起舉行一年一度的慶典,牠們之中最具智慧的長老貓,將選出一位最有資格獲得新生命的貓。
“Memory”這首單曲,是出自於老貓Grizabella,當她衣衫襤褸的出場時,所有的貓咪都敬而遠之,甚至還有貓咪落井下石。她以這首歌回憶她過去擁有的風光時刻,歌詞描寫她雖然從一隻出入上流社會的美麗貓咪,變成連同類都不屑一顧的落魄老貓,但她卻能從中了解幸福的真諦。1981年,《貓》在倫敦首演時,是由以《艾薇塔》竄紅的音樂劇名伶Elaine Paige飾演Grizabella,她以高亢的歌聲,透露老貓對未來的期待,讓這首曲子紅透半邊天。
※紐約百老匯與倫敦西區映期最久的音樂劇 經典名曲“Memory”源於本劇
※獲頒七項東尼獎、兩項奧立佛獎、三項劇評人獎榮耀肯定
音樂劇 {貓} 29隻貓各有獨特臉譜行頭
音樂劇「貓」中有29隻貓,不管胖瘦、年齡,都有屬於自己獨特的假髮、戲服和臉譜,三者就如同角色的識別碼。
葛麗茲貝拉貓穿著破舊的大外套,戴著一頭亂髮,舞台上以歷經滄桑的可憐模樣,唱出心中的「回憶」。可不要小看她一身的「破爛」行頭,她的毛外套是用14隻兔子的毛縫製而成,為了保護脆弱的毛皮,這件衣服從製作完成那一天起就從未洗過,因此各處是歲月的痕跡。她的假髮雖然亂,但卻是用真髮製成,質感綿密又細緻,不像其他的貓使用塑膠材質的假髮。
每隻貓的臉譜,就像京劇演員一樣,靠自己雙手畫出來。貓兒們經過幾堂化妝課程後,必須看著臉譜的照片依樣畫。飾演「蒙哥傑利」的「資深」演員蓋儂,經驗老到,拿起筆往臉上一畫15分鐘就完工,相較之下,飾演葛麗茲貝拉的法蘭西絲卡,新手上路,有些黑線在臉上是急轉彎。
普通從畫臉到穿衣戴假髮,過程大約需要45分鐘。在化妝時,他們每畫上一個顏色部位,就會撲上白粉。蓋儂說,白粉有防水定妝的功效,不過有時在台上流汗過度,油性的顏料不免褪色,「有時流汗顏料會流進我的眼睛,結果我的隱形眼鏡就變成橘紅色。」
至於一般貓所穿著的緊身衣,非常的合身,因此易穿難脫,讓演員開演前不敢喝太多水。不過,還好衣服的質料有特別的設計,能夠將汗排出衣服內層然後揮發出去,不然演員一場戲演下來,流汗過度時很難不成為「落湯雞」。
記者: 林采韻/澳洲雪梨報導
2006/12/22
來自俄羅斯的天籟
Vitas 的是個很神秘的歌手. 他以傳說中橫跨5個八度、接近超聲的音域以及絕美的姿態和隱藏在他背后神話般的故事顛倒眾生。但在Vitas流傳最廣的幾段故事裡,有的竟幾乎都是神秘的問號和驚嘆號。他是在克裡姆林宮舉辦個唱的最年輕的歌手。他有一副酷似閹伶歌手的唱腔(不過他不是),渾然天成,高音部分雌雄難辨。他的眼神,如同鬼魅一般,瞬間就讓你如中了咒語般失去抵抗能力。他特別喜歡魚,所以有人猜測Vitas能飆那麼高的音會不會因為他是有鰓的(自從Opera2MV出現之後)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還是個服裝設計師。Vitas在2000年12月2日播放的MTV《歌劇2》中第一次在觀眾面前露面,從那時開始,他便不斷地在現實與神話中穿梭———他的嗓音、音樂、詩、經歷及外表,所有他的一切都成為人們討論的焦點並引起了不可思議的傳言。他的嗓音肯定為上帝的賞賜。
以下台灣歌迷為他做的部落格
http://blog.xuite.net/ruho/940813
http://blog.xuite.net/hn85294975/VITAS
http://blog.xuite.net/greenhillccu/lovevitas
還有他的官方網站
http://vitas.com.ru/titul.htm
2006/12/14
終於收到來自北京的巴烏
所以特地拜託在大陸經營樂器工廠的學弟,
替我選一把音質好的巴烏,
今天終於收到了!
很興奮的努力研究該怎吹,
結果一直無法吹出聲音,以為在運送的過程中有損毀,
後來才知道,巴烏吹奏時需將兩腮鼓起,
橫隔膜撐住,將氣一次到位,才能讓簧片震動,
巴烏是以簧片產生共振,加上竹子的聲音,真是非常優美~~~~
巴烏和葫蘆絲的聲音很類似,都是簧片共振,
唯一不一樣之處~~就是葫蘆絲可以同時發出兩個音喔!!!
看到網頁世界的精彩
每每看到同學們精彩的報告,就真的覺得自己獲益良多!
像之前同學介紹的國外網站教學,是各科都有豐富的資料可以下載,
可以當作我們課堂中的教學資料.
也有同學介紹如何製作影片,剪輯錄音等軟體功能,以方便在教學時使用,
還有同學介紹文物館及植物館,真是相當豐富我們的視覺享受,
網路的資源浩瀚,且無遠弗屆,在有了網路之後,人們學習的觸角更廣了,時間更加的節省 ,
人們的距離也更加的拉近了.......
2006/12/12
櫻桃的滋味
◎侯文詠/文
來源:網路流傳
伊朗導演阿巴斯的電影裡曾經講過一個故事,對我影響深遠,因此我很樂意再講一次。
有個失意的人爬上一棵櫻桃樹,準備從樹上跳下來,結束自己的生命。就在他決定往
下跳時候,學校放學了。
成群放學的小學生走過來,看到他站在樹上。一個小學生問他:「你在樹上做什麼?」
總不能告訴小孩我要自殺吧。於是他說:「我在看風景。」
「你有沒有看到身旁有許多櫻桃?」小學生問。他低頭一看
發現原來他自己一心一意想要自殺,根本沒有注意到樹上真的開滿了大大小小的紅色櫻桃。
「你可不可以幫我們採櫻桃?」小朋友們說:「你只要用力搖晃,櫻桃就會掉下來了。拜託啦,我們爬不了那麼高。」
失意的人有點意興闌珊,可是又違拗不過小朋友,只好答應幫忙。他開始在樹上又跳又搖的,很快地,櫻桃紛紛從樹上掉下來。地面上也聚集了愈來愈多放學的小朋友,全部都興奮又快樂地撿食著櫻桃。
經過一陣嬉鬧之後,櫻桃掉得差不多,小朋友也漸漸散去了。
失意的人坐在樹上,看著小朋友們歡樂的背影,不知道為什麼,自殺的心情和氣氛全都沒有了。他採了些周遭還沒掉到地上去的櫻桃,無可奈何地跳下了櫻桃樹,拿著櫻桃慢慢走回家裡。
他回到家時,仍然是那個破舊的家,一樣的老婆和小孩。可是孩子們卻好高興爸爸帶著櫻桃回來了。當他們一起吃著晚餐,他看著大家快樂地吃著櫻桃,忽然有一種新的體會和感動,他心裡想著,或許這樣人生還是可以活下去的吧……
故事就是這樣了。
我不曉得它有什麼法力,可是這個故事卻幫助我度過了當時的低潮和難關。後來我常常把故事告訴別人,也看到它神奇的魔力。每次它真的發揮一點功用時,我就覺得彷彿我自己嘗到了櫻桃的滋味似地。
我常常在想,這個神奇的故事迷人的地方到底在那裡?後來我想通了幾個道理。首先,它不只是一個故事。
當你聽過這個故事,就像我一樣,你不難發現自己的心中也有一顆櫻桃樹。它其實一直在那裡,只是你沒有發現而已。
再來,當你也像電影裡面的人一樣,熱心地把櫻桃樹用力搖晃,或是摘下來分給別人時,你很容易就帶給別人快樂,也帶給你自己。最後也最神奇的是,你愈是那樣和別人分享,櫻桃就愈長愈多,並且滋味愈來愈豐富。
這就是我說的故事了。
當然,櫻桃的滋味是那麼的神奇,你也可以相信,它絕對不只是一個故事……
〈2002/11/12 聯合報〉
2006/12/05
花樣少年少女
由於有教表演藝術課程的關係,所以也看學生平時所看的戲劇節目,希望能和學生能有多一點交集.認真看了兩集之後,覺得這齣戲,劇中的Ella還真是可愛呢!或許修改一下內容,可以成為學生們表演藝術課的教材。
於是也找了一些有關這齣戲劇的背景資料:
☆★花樣少年少女★☆
漫畫名(原)大然出版社《偷偷愛著你》
(新)東利出版社《花樣少年少女 》
漫畫原著:中條比紗也
拍攝地點:南投埔里 暨南大學
花樣少年少女主題曲 ~~ 怎麼辦 ~~ S.H.E.主唱
http://pic15.pic.wretch.cc/photos/13/w/weweepikella/12/1719955216.mp3
布蘭詩歌
它常在演唱會時作為開場時的音樂 ,
在一般的造勢晚會上也可以聽到 .....
但是你知道嗎 ?
他可是德國音樂作曲家,也是近代偉大的音樂教育家 ,
卡爾奧福 (Carl orff)的作品喔!!!
相信有些人在小時候曾經參加奧福音樂律動班,
發起人正是這位德國音樂家--卡爾奧福喔!!!!!
以下就是卡爾奧福與布蘭詩歌的介紹:
你若喜歡這首磅礡劇作,那你一定不可以錯過
也是卡爾奧福的作品-----卡圖利之歌
也是一首相當棒的聲樂作品喔!!!!!!
《布蘭詩歌》(Carmina Burana)(亦譯為《博伊倫之歌》)是德國古典音樂家卡爾·奧爾夫(Carl Orff)的音樂作品中最受現代人接受且產生共鳴的合唱作品,在電視、電影、廣告及全球資訊網中經常出現。奧夫在創作的技法上,運用最簡單的旋律素材、強烈吃重的節奏,將沒有任何發展與變樣的樂句大量的反反覆復,在看似單調乏味的手法上,營造出源源不斷的能量,挑動現代聽眾的情緒。
卡爾·奧爾夫(Carl Orff,亦作卡爾·奧福或卡爾·奧夫,1895年7月10日~1982年3月29日),德國作曲家,音樂教育家,指揮家。
奧爾夫一生與慕尼黑這座城市緊密相連,他生於慕尼黑,就學於慕尼黑學院,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離校參軍,1920年隨卡明斯基深造又回到慕尼黑。1924年與舞蹈家歌特(Gother)在慕尼黑創辦岡特學校,從此開始了他長達半個世紀的兒童音樂教育事業,這也使得他和匈牙利作曲家柯達伊並稱的兒童音樂教育專家。1982年3月29日,奧爾夫逝世於慕尼黑。
奧爾夫的音樂創作以《博伊倫之歌》(Carmina Burana (英: Songs of Beuren), 又譯作《布蘭詩歌》)最為著名。博伊倫之歌首演於1937年,是奧爾夫的舞臺作品《勝利——三聯劇》(Trionfi -- Trittico Teatrale, (英: Triumphs -- theatrical triptych))的第一部,副標題為“世俗歌曲”(cantiones profanae);後兩部分別為《卡圖利之歌,帶佈景的表演》(Catullo Carmina (英: Songs of Catullus), ludi scaenici, 1943年),《阿芙洛狄忒的勝利,帶佈景的協奏曲》(Trionfo di Afrodite (英: Triumph of Aphrodite), concerto scenico, 1950年 - 1951年)。博伊倫之歌最初作為有佈景的舞臺音樂發表,後來奧爾夫表示也可以作為音樂會演出使用。
奧爾夫成熟期的舞臺音樂風格冷峻,強調節奏的支配地位,這也和他的兒童音樂教育理論相適應。他的作品大量使用打擊樂,和聲簡化到只留下基本的三和弦等幾種,旋律創作也強調配合節奏型,但是他的節奏運用非常豐富,具有很大的震撼力和感染力。
奧爾夫早年曾經整理義大利作曲家蒙特威爾第的幾部歌劇,包括《波佩阿的加冕》(L'incoronazione di Poppea)。
卡爾·奧爾夫在1935年發現了《布蘭詩歌》,併在1935-1936年期間,對其中的24首進行了譜曲。由此誕生了一部全新的作品,尤其是在奧爾夫的作品誕生期間,世界上還無人對這部原始的中世紀旋律進行改編。
1937年6月8日,奧爾夫的作品在法蘭克福歌劇院進行了首演。
奧爾夫將他的作品劃分為3段:
Primo vere, Uf dem Anger(春之蘇醒, 愛)
In taberna(熱鬧的狂歡)
Cour d'amour und Blanziflor et Helena(兩個年輕人的靠近,愛神維納斯)
按照計劃,這部作品由合唱團演唱,表達對於掌管人類命運的命運女神(Fortuna)的敬意。
在Catulli Carmina和Trionfo di Afrodite的編曲之後,卡爾·奧爾夫將其與《布蘭詩歌》一起,稱之為「三部曲」(Trionfi)。但是整部三幕劇的演出,仍然是個例外。
第一節歌詞中譯
其中最膾炙人口的是第一節(亦是最後一節):噢,命運女神(O Fortuna),原曲以拉丁文吟唱。Fortuna的原本意思指「運氣女神」,但多數中文版都譯成「命運女神」,以加強語氣,聽起來「怨氣」更重。中文譯文是這樣:
哦命運,
象月亮般
變化無常,
盈虛交替;
可惡的生活
把苦難
和幸福交織;
無論貧賤
與富貴
都如冰雪般融化消亡。
可怕而虛無的
命運之輪,
你無情地轉動,
你惡毒凶殘,
搗毀所有的幸福
和美好的企盼,
陰影籠罩
迷離莫辨
你也把我擊倒;
災難降臨
我赤裸的背脊
被你無情地碾壓。
命運摧殘著
我的健康
與意志,
無情地打擊
殘暴地壓迫,
使我終生受到奴役。
在此刻
切莫有一絲遲疑;
為那最無畏的勇士
也已被命運擊垮,
讓琴弦撥響,
一同與我悲歌泣號!
2006/12/04
音樂大師~~~久石讓來了!!!
音樂大師~~~久石讓來了!!!
龍貓,風之谷,神隱少女這些卡通配樂的大師久石讓及將來台演奏了!
十一月二十日在國家音樂廳與台北愛樂管弦樂團攜手獻上神隱少女,菊次郎的夏天,等動畫及電影中的名曲....
久石讓本名藤澤守,1950年12月6日生於日本長野縣中野市。從小就展現出對音樂的高度興趣,四歲起開始在鈴木鎮一的小提琴教學體系中啟蒙學琴,中學加入管樂隊,高校時決心往作曲家之路邁進,熱衷學習鋼琴與和聲學,之後考入國立音樂大學攻讀作曲。
1983年,在夥伴高火田勳的強力推薦下,得到導演宮崎駿的青睞,在其推出首部原創動畫作品「風之谷」中,採用了久石讓個人風格強烈的音樂創作,待次年「風之谷」因票房長紅,拜電影原聲專輯大受歡迎,久石讓因而開始在樂壇上嶄露頭角,也開啟了跨足電影與電視配樂領域的新契機。
從首張電影原聲帶「風之谷」發行後,久石讓陸續為超過40部電影與動畫編寫電影原著音樂。創作之豐,被日本電影工業界推崇他為當今最具影響力的作曲家之一。
這些電影動畫包括由宮崎駿執導的「魔法公主」(Princess Mononoke)、「龍貓」(My Neighbor Totoro),北野武導演的「花火」(HANA-BI)、菊次郎的「夏天」(Kikujiro),2003 年受導演瀧田洋二郎之邀,為「壬生義士傳」(Mibugishiden)編寫電影原著音樂。
資料來源:民生報
2006/11/23
2006/11/15
我的童年~~多元文化與多元語言的眷村生活
這是台中清水清泉岡眷村改建後的大樓
我回想起自己的童年生活,我在六歲以前也是由祖父母帶大的,由於外公外婆,爺爺奶奶,都是民國三十八年逃難來到台灣的,所以當時都是軍官出身的外公、爺爺,分配到了眷村的宿舍,所以從小我就是眷村中長大的小孩,記得小時候在一排排的眷舍中,像我一樣的小孩非常多,都是父母到台北上班,假日才會回來,平時就是外公、外婆、爺爺、奶奶照顧我們。
眷村的文化是多樣的,光是平時溝通的語言就是相當的多樣,記得對面的曹奶奶是湖南省人口音很重,隔壁的彭婆婆是四川人,常用家鄉話罵人,另一邊的鄰居毛爺爺是山東人,高大的身型,配上濃濃的山東腔,很有趣!飲食的文化也是非常多樣,曹奶奶一早要吃白米飯,彭婆婆特愛吃辣什麼菜裡一定加辣椒,毛爺爺做好了饅頭我們也一定有一份;由於鄰居的感情都非常好,或許有著相同的背景,有著相同的革命情感,大家彼此照顧,彼此交流,但是大家都來自不同的省分,卻漸漸的形成了另一種屬於那個眷村的文化。
我從小在那個我認為的「小小聯合國」中成長,我學著用各種語言和不同的鄰居長輩們溝通相處,也學著用他們熟習的方式和他們生活,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經驗,但由於我是小學後就到北部就學,因此,隔代教養的問題與缺點並不明顯。
但是,從小我所接觸到的環境,就是一個擁有多完文化的特性,我覺得它讓我的生活更加豐富,更加懂得如何尊重,也學習打開心胸,去適應每個人和我的不一樣。
由於,黃老師要我們寫下我們的童年生活,我就想起我很久沒有回去,我從小長大的那個村子,所以在這個週末我回到村裡,好多的童年回憶都湧上心頭,看到以前一排排的村舍都改建了,小時候那些爺爺奶奶們年紀都大了,但是熱情和關懷卻絲毫不減當年,看他們依舊閒暇就聚在一起,用著他們自己的鄉音和每一個人溝通,大家都聽的懂,我想那是因為體諒的心是一樣的,語言再也不是一種距離了。因為尊重彼此,大家一起走過了六十年。
異國婚姻
餐廳廚師「黑仔」,四十歲從未出過國,第一次出國就是要到越南去娶新娘,在他朋友的仲介及鼓吹之下,他付了二十五萬要到越南去迎娶他的新娘,他們從未見過面,更別說相處,於是他們就要結婚、生子成為一家人。
我想現在台灣是有一群人在婚姻仲介下,到東南亞國家像「皇帝選妃」般的挑選老婆,於是在幾天之內完婚,來到台灣,異國婚姻就這樣展開生活,了解對方是從結婚之後才開始的;當然這其中的問題與困難,一定也是相當的多。
在影片中先是看到黑仔與阿鑾很開心的要準備結婚,我常想是不是即將要結婚的兩人,不論是相同國籍相同文化,抑或是不同國籍不同文化的兩人,是否都應該考慮婚姻對彼此的意義,再來走入婚姻之中。剛開始兩人開心的準備婚禮,然而到了異地,婚姻生活正視展開,一切卻都走了樣,我想黑仔與阿鑾的故事只是冰山的一角,台灣有太多這樣的婚姻,這樣的家庭,值得我們去重視,因為這已成為我們台灣的一個社會現象。
根據內政部2004年五月底新移民人數統計發現,目前大陸與新移民人數已達348492人,每3.1對結婚登記者中,約有一對是跨國連姻下的產物。這真是一個令人吃驚的數字,它也正是一個在不斷攀升的數字,儼然已經成為台灣社會未來發展的一項隱憂。
台灣的弱勢男子與東南亞的弱勢女性,共同組成跨國婚姻家庭,不僅要面對婚姻調適、生養子女等問題,加上跨文化適應下形成的風俗民情、生活價值觀差異、語言溝通隔閡等衝擊等等,都是需要去面對及調適的。台灣男子有些是為解決延續後代的壓力,東南亞女子部分是以經濟為重要考量因素之一,這樣的動機不同產生的跨國婚姻,相對較容易產生婚姻中的不協調,語言的溝通不良使得夫妻的關係較易產生衝突,再加上小孩的教養問題,種種的困難使得我們想想該如何解決這樣的困境。
一、 我們觀念需要做修正:我們應摒棄以「台灣文化沙文主義」為核心的文化一元論避免台灣文化成為文化上的一種「霸權」,而宰制了外籍新娘文化的多樣性與差異發展的機會。
二、我們應給予新移民女性更多的尊重,尊重外籍新娘文化與其他文化之間的差異,而且不但不把這些差異當作負載,甚至應視其為文化的特色與資產。
三、實施多元文化教育,並落實於日常生活之中,使國人都能了解尊重「多樣」與包容「差異」文化觀的重要性。
四、府應多給予其輔導,加強協助外籍新娘適應的問題。
五、成立優生保健的部門指導新移民女性,生育與教養的各種問題。
身為教師的我們可以在學校中多加關心「新台灣之子」,給予多點指導、耐心,幫助他們度過學習上的困難,加強和家庭的聯繫,培養多元文化的素養。
2006/11/08
昨晚為自己的教學科技寫下歷史的新頁
真不禁要驚呼" 科技真是令人感動啊"....
透過網路無距離的學習,更增添了許多趣味及便利,
但坦白說,剛開始時確實是非常緊張與不安的,
雖已進入討論區和小組同學一起討論,
但是又很想知道其他同學會在何方,
是否可以遇到他們一起對話?
發現似乎無法兼顧組內與組外同學一起討論,
但在尋找的過程中真是驚險萬分!
深怕就回不到原來的視窗,而迷了路.....
果真是個浩瀚無比的大黑板!
在那大黑板上,留下了我們學習的足跡.......
我想我需要大自然
昨天的心情依然很悶
但收到了一位好友寄來美麗的大自然風景照片
心情頓時覺得開朗了起來
想想我真的很久沒有旅行了
好久沒有認真的欣賞一場音樂會了
我想我的心靈在給我暗示
我需要大自然的擁抱
感謝好友給了我靈感
並在我心裡最需要安慰時
及時給我鼓勵
我真的很感動
心中充滿感謝....
隔代教養 ----阿祖的兒子
由於社會變遷及家庭功能結構的改變,「雙薪家庭」成了一般家庭的趨勢,往往陪伴孩子的工作漸為保母、安親班老師、外傭所取代。而經濟弱勢的家庭,更可能隨著工作搬遷,將孩子交由祖父母照顧,隔代教養問題因而產生。家扶基金會目前所扶助的三萬三千餘名兒童,由於失親、遺棄、或負擔家計者因單親、年邁、教育程度不高、患有長期慢性疾病及家中扶養人口眾多等因素,致使生活落於貧窮及隔代教養之中,影響所及,除了在學習機會及預算上低於一般家庭學童外,在經濟劣勢及缺少父母陪伴照顧的環境下,也連帶使得孩子在心理發展及社會適應上產生問題。
隔代教養似乎隱藏著許多的問題:
1.祖父母的體力無法負荷,而採放任式的管教方式。
2.祖父母較易寵孫子。
3.祖父母不易協助其作業完成。
4.祖父母與孫子女年代相隔較久,且所處外在社會環境的不同,可能會使祖孫間產生語言溝通上的問題。
5.祖孫所處的年代大不相同,彼此所形成的價值觀念時常大相逕庭,而容易有代溝的情形產生。
6.孩子需要父母的愛缺乏來自父母的愛的孩子較沒有安全感,而情緒化。
身為教師的我們幫助隔代教養的孩子的方法
1. 和祖父母或父母保持密切聯繫,與其溝通,提供正確教養資訊。
2. 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情緒,並給予積極的回應。
3. 發掘孩子的長處,協助他發展自己的優點,肯定自我。
4. 協助孩子紓解精神壓力,轉移他的不安。
5. 老師協助培養孩子不同的能力,及多方參與的興趣。
6. 老師如果有事情需要學生幫忙,可以指定幫忙。
7. 老師可以家庭訪問,進而了解學生這樣做的動機為何。
8. 老師要扮演積極主動的角色,主動詢問學生是否需要幫助。
9. 學生行為有偏差需要改進的時候,老師也不能鬆軟,也需要嚴加指責,要讓學生心服口服,
知道自己為什麼被責罵,不能因為孩子因為從小缺乏管教就更放任他們。因為隔代教養學生
容易出現偏差行為,老師要妥善處置,也不能一味的以消極的懲罰處理。
10. 對學生給予適當額外的課業輔導,並培養其對課業的興趣及建立他的信心。
11. 不讀書的孩子,不見得是壞孩子,老師應多給予隔代教養的孩子關懷。
教學科技期刊報告與心得
期刊名稱:從種子教師的角度探討中小學資訊教育推廣與困境
作者:張雅芳、徐加玲 出處:《教學科技與媒體》月刊66(2003年12月)
摘要
本研究調查資訊教育種子教師「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關切階層,並且分析其所感知的推動障礙。結果發現關切強度最高的依次為「訊息」、「合作」與「調整」階層,強度最低的是「管理」階層,由此顯示種子教師在「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呈現不穩定狀況。在阻礙因素方面,以補助經費不足及維護人力不足最為嚴重,其次為教師欠缺足夠時間。最後,本研究針對種子教師的遴選,培訓的內涵、支援的提供、「關切階層問卷」的應用提出相關建議。
關鍵字:資訊教育、創新推廣、關切階層
壹、前言
因應二十一世紀的資訊化社會,國民教育九年一貫課程強調資訊科技融入各領域教學,為加速資訊教育的推動教育部於1999年即進行「擴大內需」方案,使得每一所中小學至少有一間電腦教室,並有專線連接網際網路。但是,有先進的資訊設備與環境是不夠的,教師才是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關鍵成功因素。
為使資訊教育真正落實於中小學,教育部2003年的課程教學深耕種子團隊計畫,規劃由各縣市遴選資訊教育種子教師,由中央培訓,使種子教師成為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推動者。有鑑於資訊教育種子教師扮演改革代理人的重要角色,本研究乃從教育創新推廣理論出發,調查分析資訊教育種子教師對於「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關切階層。再由系統的觀點,整理相關的文獻,歸納出阻礙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主要因素,並實際調查教育種子教師目前的感知狀況。最後根據上述調查結果,提供適切的看法與建議,以為中小學資訊教育推廣的參考。
貳、文獻探討
一、資訊教育的新內涵
回顧資訊教育的發展,發現早期推動重點在於電腦技能或素養的培育,亦即Jonassen(1996)所謂的學電腦知識(learning about computer)。到了中期,推動的重點在於電腦輔助教學(computer-assisted instruction)亦即從電腦學知識(learning from computer),而後推動的重點在於資訊融入教學(computer integration),亦即用電腦學知識(learning with computer)。九年一貫新課程,資訊教育是要融入各個學習領域,而不是一門獨立學科,資訊科技扮演的不是「附加(Add-on)」或「輔助(supplement)」的角色,而是「整合」、「加值的(Value-added)角色」用來支援與延伸課程目標。
資訊科技融入教學至少有下列三項意涵(王全世,民89;徐新逸、吳佩瑾,民91):一是資訊科技應與其他領域充分整合,整合於課程、教材與教學活動中。二是資訊科技應被視為視為一項不可或缺的教學工具與學習工具,就像教師手中的粉筆與黑板:學生手中的筆與紙。三是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焦點在於教學,而非資訊科技。
二、教育創新推廣理論
教育創新推廣的意義:即是對教育環境中的成員而言為未知的新觀念、新技術,經由一定管道引入後,成員對新觀念或技術從一無所知到廣泛地採用的時間連續過程。根據「創新性」高低可分為五類採用者:先驅者、早期使用者、早期大多數、晚期大多數、以及遲緩者。適合擔任「改革代理人」的資訊教育種子教師,應具一定程度的創新性,為早期的使用者,而且體認資訊教育的推廣是一持續漸進的過程,並能致力提高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可適用性、可觀察性、相對優勢、簡易度、與相容性,俾使加速落實資訊教育。
三、關切階層的意義與功能
在創新推廣的過程中,採用者亦即教師扮演極為重要的角色,直接影響到推廣的成效,Hall Hord(2001)的「關切採用模式」及指出必須確切掌握教師對創新的關切程度,藉以瞭解創新推廣的進展及其所面對的問題,進而研擬有效的策略,以提升創新推廣及實施的成效。(王令宜、高薰芳,民84)。所謂關切(concern)指的是採用者對於創新的感覺與看法,關切階層(stages of concern)指的是採用者在涉入創新的實施時,會經歷到的關切發展階段。理論上,教師對於教育創新之關切可分為階層O至階層6計七種階層,分別是察覺、資訊、個人、管理、成效、合作及調整等。
四、資訊融入教學的阻礙因素
國外Persichitte. Caffarella 與Tharp(1999)的研究指出傳統上阻礙教學科技有效地應用於班級的因素包括時間、專業知能、設備取得,以及資源與支援等。國內李雪莉(民89)的調查也有相似的結果,中小學教師應用資訊科技於教學的障礙來自於電腦設備不足(40.5%)、害怕或不會使用電腦(25.3%)、負擔過重(13.1%),以及維修資源不足(9.5%)。阻礙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的因素可謂錯綜複雜,此研究將從系統的觀點歸納為三類:一為國家政策層面,含政策、經費、宣導;二為學校組織層面,含遠景、軟硬體設備、行政支援與獎勵:三為教師個人層面,含知能、時間、心態、意願等。
參、研究方法
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在短時間內蒐集當前的狀況資料,並進行分析,以為日後進一步研究的基礎。本研究採用的問卷,內容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份為填答者的基本資料,包括性別、年資、服務單位、最高學歷、使用電腦的方式、以及是否曾將電腦用於自己的課堂教學等。第二部分為創新關切階層問卷,問卷內容源自Hall、George與 Rutherford(1979)的研究報告,而後由高薰芳、丁宇超(民85)編制成中文版本,用於全品質管理(TQM)的調查上。第三部分為阻礙推動的因素問卷,其中羅列的因素分為政府層面、學校層面、與教師層面三大類。
編制完成的問卷依照國立教育研究院籌備處提供的學員加以編號,於民國九十二年五月在資訊教深耕種子教師培訓課程的講習會上發給學員填寫,並且當場回收。
肆、研究結果與討論
一、研究結果
本研究總計發出問卷47份,回收44份,回收率94%其中男性佔大多數,有36人,女性8人。國中教師18人,國小教師26人。其背景平均分佈於資訊、數理、語文、工業教育、初等教育、美勞教育等系所。任教專長大多為電腦以外,還有其他學科。年資方面,任教6年至10年的人數最多,有16人;其次是任教11年至15年,有11人;任教5年以下的有8人,;任教20年以上的也有5人。超過四十人以上勾選者依序是閱讀網頁資料、使用電子郵件、查詢資料、製作文件等,大部分受試者均曾將電腦用於課堂教學。
在關切階層的問卷分析面,由各階層的原始分數平均值,及相對應的百分位數,繪出關切階層的剖面圖如圖二所示。由此可知關切強度最高的三個階層依次是訊息、合作與調整階層,而強度最低的是管理階層。進一步分析國中的種子教師,繪出關切階層的剖面圖如圖二所示。此可知關切強度最高的三個階層依次是訊息、合作與個人階層,而強度最低的是管理階層。而國小的種子教師,繪出關切階層的剖面圖如圖二所示。可知關切強度最高的依序是訊息、調整階層,強度最低的依舊是管理階層。
在阻礙因素的分析方面,由表二可知以補助經費不足,及學校的維護人力不足為最高;其次為教師欠缺足夠時間、配套措施不足、相關資源不足、教師心態保守、及學校獎勵措施不足等。而嚴重程度最低的則是主管不予支持,及家長不表支持等。進一步針對國中與國小種子教師分別進行分析,由表二可知,國中與國小種子教師在前七項阻礙因素的排名有大致相同的看法,只是國小種子教師認為教師融入知能不足的嚴重程度較高。此外,國中種子教師幾乎在各項阻礙因素的評分上均比國小種子教師來的高。
在其他阻礙因素的開放式問題方面,填寫內容經過整理後,歸納出下列阻礙因素,包括:現行教育制度僵化、基本學力測驗箝制、城鄉差距、小校、偏遠學校的問題、基本設備不足、資訊人員本位主義過高、國中領域教師本位主義較強、教師缺乏誘因、導師實施的意願不佳等。
在相關看法或開放式問題方面整理出以下重點:
(一)教學與科技操之在人,故教師的教學技巧與應用科技的信念同等重要。
(二)勿本末倒置,過份鑽研技術層面,應注重學生「學習」,而非老師「教學」。
(三)應考量資訊融入的可行性與適當性,非融入而融入。
(四)建議資訊教師於本科領域先行示範教學,提供足夠之經費及設備給重點學校先行為之,舉辦大量教學觀摩,以便推廣至一般教師。
(五)質疑究竟有多少研究可以證明資訊科技可以提升學習成效。
二、討論
資訊教育種子團隊的成員以男性居多,,比例高達八成四,成員的專長背景也相當多元,由於個別差異過人,使得集體式的培訓課程難以滿足每位成員的需求;種子團隊的成員遴選未有一致的標準,導致成員的背景、經驗知能差距太大,
勢將影響培訓及推動的品質。多數種子教師仍期望獲得更多有關「資訊融入教學」的資訊,並期望與其他使用者合作交流,以及重新定位、探尋新的應用。
在推動資訊教育的阻礙因素方面,種子教師一致認為以補助經費不足最為嚴重,其次是電腦設備使用頻繁後出現的維護人力之不足。此外,教師工作負擔繁重,欠缺足夠的時間,來規劃進行資訊融入教學活動,加上學校的獎勵措施不足,欠缺誘因,令基層教師裹足不前。最後,國中種子教師評定阻礙因素的嚴重程度要比國小種子教師高出許多,顯示在國中推動「資訊融入教學」所感知的阻力較國小為大,需要更多的關照與支援。
伍、結論與建議
本研究針對資訊教育種子教師的關切階層及其感知的推動障礙進行問卷調查,獲得結論如下:
第一、資訊教育種子團隊的成員來自各縣市,大部分為男性,成員的專長背景相當多元,對於「資訊融入教學」的實務經驗與觀點看法,有一定程度的差異性。
第二、種子團隊參雜非使用者,即使是使用者,在「資訊融入教學」的採行上仍出現不穩定的狀況,並非是熟練的使用者,導致關切層面剖面圖出現兩個高峰,強度最高的是訊息、合作與調整階層,強度最低的是管理階層。
第三、經費不足、維護人力不足、教師的時間不足、配套措施與相關支援不足、教師心態保守、學校獎勵措施不足等,是資訊教育種子教師認為阻礙資訊融入教學最嚴重因素。
針對上述研究發現,提出五項建議,以供資訊教育推動之參考。
第一、遴選時宜有一定的標準與程序,確保一致的知能、經驗、信念,俾使人員培訓以及支援的提供,而有助於日後資訊教育之推動。
第二、資訊種子教師需要獲得更多有關「資訊融入教學」的訊息。
第三、推廣知能的提升實為種子教師培訓的主要目標,俾使未來在資訊教育的推動上發揮其應有的功能。
第四、中央的經費補助,除硬體項目外,還應考量維護人力的提供,更重要的是賦予地方或學校更多的彈性,並發展最適切的配套或獎勵措施。
第五、可使用「關切階層問卷」做為工具,有系統地監控創新推廣及實施過程中的變化與差異。
最後,在後續研究方面,建議進一步追蹤資訊種子教師在當地中小學推動資訊教育的過程。深入瞭解其面臨的困境,擬出最適切的支援措施及迫切需要提升的知能。
心得:
此研究中顯示國民中小學教師資訊融入課程,在實際層面確實有其推行的困難之處,尤其是在國中教師的部分,有升學的壓力,使得在國民中學的推動上更是困難度加高;但是我個人的淺見認為:資訊融入教學是未來的趨勢,更是教學的一個途徑,教師們都需要具備這樣的能力與專業。由於在我們求學的時代,電腦的使用並不普遍,因此我們所受的電腦資訊教育、訓練都是相當不足的,但是反觀今日,這一代的年輕學子,電腦能力已是必備的條件,教師甄試的第一關就是電腦資訊能力,再再強調資訊能力對於教師的重要。
我想處於中生代教師的我們,此時期是我們的陣痛期,只要突破自己對於對電腦操作的恐懼,視其為一個方便教師教學,加強學生學習的工具,樂於去嘗試,用於教學之中,多參加資訊的研習,而學校行政部分應做維修、人力的提供,多給予教師鼓勵、支持,家長也能多配合學校政策。相信資訊融入教學是給老師及學生一個更便利的更充實的教學途徑及方法。
努力生活
在 十月十八日 多元文化教育課堂中, 黃 老師放了「浩劫重生」這部電影的片段,讓我們體會影片中深藏的意義。這部片子我之前沒有看過,但是看了之後心中有很多的想法與感動。這部影片的大意:查克(湯姆漢克斯飾演),一位聯邦快遞的系統工程師,在一次出差的旅程中,他所搭的小飛機失事,他被困在一座資源貧瘠的無人荒島,當他失去現代生活的便利以及人與人之間的互動,生活唯一的目的就是求生,他的人生觀反而逐漸有所轉變,當他發現生活的壓力頓時消失,便開始反思人生的目的,最後對於工作、感情,甚至生命本身都有全新的體會和領悟。
由於時間非常有限,雖然老師只給我們看了片段,但是這個故事卻給了我許多的啟示;想著我們的老祖先,就是過著這樣的生活,不斷的為了生存而努力活下去,甚至發明許多器具及謀生的方法,讓今日的我們有著如此便利、享受的生活。
我想著若那個主角是我,那我會如何?我能適應在荒島的生活嗎?能活的下去嗎?
人是群居的動物,若是這世界僅剩自己一人,這世界將是何其可怕;所以我們要更加的尊重接受他人才是,即便是不同的文化,這是一個地球村,我們要愛護每個族群,尊重每一個生命。
這部影片也啟發了我另一個議題的感想-「生命教育」;男主角為了生存,他付出了所有的努力,他在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中,勇敢的站了起來,他沒有被惡劣的環境打倒,他只是要活下去,他要回到他所愛的人的身邊。所以,困厄的環境會激發人的無限潛力,讓不可能變可能,所以困境並不可怕,它也許是你生命中的重大轉捩點。我覺得這部影片也可以運用在「生命教育」中,讓學生體會生命的可貴,不要怕困難,要靠毅力一一解決,才是人生的最大意義所在。要做個好榜樣ㄚ....
今天早上監考提早了五分鐘進教室,學生看到我就要求先發考卷,看題目,我說不行!因為這是不對的行為,對其他的班級也不公平.學生馬上就回答:妳不說,我們也不說,沒人會知道的!我非常的堅持告訴他們:不行這樣!並想著你們這樣的想法和玉x官邸的那一家人不是一樣嗎?
這真是上行下效血淋淋的例子,在位者請你做個好榜樣,教導你的子民什麼是禮義廉恥!
我所認知的多元文化
我所認知的多元文化教育:是讓個體與群體享有多元文化的民主,每一個人都必須要面對文化中的"陌生人",這些"陌生人"是自我知識的來源,因為我們希望尊重及培養這種無限的自我...........
2006/11/07
教學科技課後心得 一
近日看了商業週刊優勢系列中的一篇報導名為「走出學習的框框,作學習的主人」;文中寫到:因為資訊科技以及新教育的概念發展,學習正在掀起革命,學校教學將有較大的變化,依照目前世界發展的趨勢,新科技將使學習超越時空。校園界線將無限延伸。在校園中有更多元與互動的課程設計與新科技,包括電腦、多媒體、網路的使用,只要接上插頭,隨時隨地都可以形成活動的教室。
經過資訊科技的協助,新世紀的學習觀念是要發展學生面對大環境需要的能力,例如:創意、團隊合作、批判性思考、目標管理、壓力適應等,這並不是給予學生許多知識,而是創造學習的過程,讓學生自我累積知識、建構他們的認知系統與能力。然而,這種跳脫固定形式的教育,在以往有困難,現在因為網路的發達,及連網設備的多元化,學校教學可以是非常創意的形式。學生可以擷取全球的資源來自我教育,也可以將他們所學習的分享給全世界的網絡,在激盪出更新、更多元的學習。
因此,做為教師的我們,深刻的了解到資訊的素養、能力,對於我們的重要性,未來的教學即將走向網路化多元的形式,是勢在必行的,讓我們e起再學習,看到教育的願景
95/10/3
粉累.....
九月份為了新學期的備課及師大的課業
身心都覺得疲累
時間也都被工作、課業給瓜分了
真的有整整一個月沒有好好的運動
來放鬆一下自己的身心靈
我知道運動對我的重要
期許自己
光輝的十月
是好好調整自己身心的時候囉
不然身體會抗議的喔
95/10/4
中秋節來了....
很開心有連續五天的假期,終於可以好好的休息,運動了,
也有時間做一做那堆積如山的作業。
今天是中秋節(八月十五要吃素喔)
晚上做作業做到八點,
覺得該出去走一走,動一動
一走到巷子口,
家家戶戶都在烤肉耶,
木炭煙加上香香的烤肉味
再配上全家歡樂的笑聲
那就是最幸福的幸福了
走到便利商店門口
看到又大又圓的月亮
對著她我許了個願喔
我有預感
這個願望一定會實現哦!
95/10/6